ANSYS 經(jīng)典 常用命令大全(四)
2017-05-13 by:CAE仿真在線 來源:互聯(lián)網(wǎng)
151
*MSG, Lab, VAL1, VAL2, VAL3, VAL4, VAL5, VAL6, VAL7, VAL8
寫輸出信息通過ANSYS信號子程序.
該命令的VAL1到VAL8 參數(shù)均為字符參數(shù).數(shù)據(jù)描述符%C用于在格式中指明字符數(shù)據(jù)(必須接在.*MSG命令后面).

152
mshape, key, dimension
指定單元形狀
key: 0 四邊形(2D),六面體(3D)1三角形 (2D), 四面體(3D) Dimension: 2D 二維 3D 三維

153
MSHCOPY, KEYLA, LAPTRN, LACOPY, KCN, DX, DY, DZ, TOL, LOW, HIGH
復制有限元模型中的線單元或面單元到另一條線上或面上,使得這些線或面具有相同的單元類型.
KEYLA:如果其值為LINE,0或1,復制線單元網(wǎng)格(默認);若其值為AREA或2,復制面單元網(wǎng)格.
LAPTRN:將要復制且已劃分網(wǎng)格的線或面號,或者是一個元件名.如果LAPTRN=P,激活圖形拾取.
LACOPY:將要獲得復制網(wǎng)格且沒有劃分網(wǎng)格的線或面號,或者是一個元件名.若LACOPY=P,激活圖形拾取.
KCN:座標系的編號,LAPTRN + DX DY DZ = LACOPY.
DX, DY, DZ:在激活座標系中節(jié)點位置坐標增量(對于圓柱坐標為DR,Dθ, DZ ,對于球坐標為
DR, Dθ, DΦ ).
TOL:公差,默認值為1.e--4.
LOW, HIGH:分別為已定義低節(jié)點元件名,高節(jié)點元件名.
說明:在旋轉對稱,使用耦合或點對點的間隔單元的接觸分析中可使用該命令.

154
mshkey, key
指定自由或映射網(wǎng)格方式
key: 0 自由網(wǎng)格劃分
1 映射網(wǎng)格劃分
2 如果可能的話使用映射,否則自由(即使自由smartsizing也不管用了)

155
N,NODE,X,Y,Z,THXY,THYZ,THZX
定義節(jié)點。
若在圓柱坐標系統(tǒng)下x,y,z對應r,θ,z,在球面系統(tǒng)下對應r,θ,φ。
NODE:欲建立節(jié)點的號碼
X,Y,Z:節(jié)點在目前坐標系統(tǒng)下的坐標位置
Menu Paths:Main Menu>Preprocessor>Create>Node>In Active CS Menu Paths Main Menu>Preprocessor>Create>Node>On Working Plane

156
ncnv, kstop, dlim, itlim, etlim, cplim
終止分析選項
kstop: 0 如果求解不收斂,也不終止分析
1如果求解不收斂,終止分析和程序(缺省)
2如果求解不收斂,終止分析,但不終止程序
dlim:最大位移限制,缺省為1.0e
iitlim: 累積迭代次數(shù)限制,缺省為無窮多
etlim:程序執(zhí)行時間(秒)限制,缺省為無窮 cplim:cpu時間(秒)限制,缺省為無窮

157
NDELE,NODE1,NODE2,NINC
刪除在序號在NODE1號NODE2間隔為NINC的所有節(jié)點。
但若節(jié)點已連成單元,要刪除節(jié)點必先刪除單元。
例如:
NDELE,1,100,1 !刪除從1到100的所有點
NDELE,1,100,99 !刪除1和100兩個點 Menu Paths:Main Menu>Preprocessor>Delete>Nodes

158
ENQIT
使用功能:在非線性分析中指定平衡迭代的最大次數(shù)
使用格式:NEQIT,NEQIT,其中NEQIT為在每個子步中允許平衡迭代的最大次數(shù)

159
NGEN,ITIME,INC,NODE1,NODE2,NINC,DX,DY,DZ,SPACE
是一個節(jié)點復制命令,
它是將一組節(jié)點在現(xiàn)有坐標系統(tǒng)下復制到其它位置。
ITIME: 復制的次數(shù),包含自己本身。
INC: 每次復制節(jié)點時節(jié)點號碼的增加量。
NODE1,NODE2,NINC: 選取要復制的節(jié)點,即要對哪些節(jié)點進行復制。 DX,DY,DZ: 每次復制時在現(xiàn)有坐標系統(tǒng)下,幾何位置的改變量。
SPACE:間距比,是最后一個尺寸和第一個尺寸的比值。
NGEN,ITIME,INC,NODE1,NODE2,NINC,DX,DY,DZ,SPACE
節(jié)點復制命令是將一組節(jié)點在現(xiàn)有坐標系統(tǒng)下復制到其它位置。 ITIME: 復制的次數(shù),包含自己本身。
INC: 每次復制節(jié)點時節(jié)點號碼的增加量。
NODE1,NODE2,NINC: 選取要復制的節(jié)點,即要對哪些節(jié)點進行復制。 DX,DY,DZ: 每次復制時在現(xiàn)有坐標系統(tǒng)下,幾何位置的改變量。
Menu Paths:Main Menu>Preprocessor>(-Modeling-)Copy>(-Nodes-)Copy

160
NLGEOM,KEY
KEY: OFF:不包括幾何非線性(缺省)
ON:包括幾何非線性
NLGEOM命令
使用功能:在靜態(tài)分析或完全瞬態(tài)分析中包含大變形效應
使用格式:NLGEOM,Key
Key為大變形選項,若為OFF,忽略大變形效應(默認設置)若為ON,包含大變形效應

161
NLIST,NODE1,NODE2,NINC,Lcoord,SORT1,SORT2,SORT3
列出節(jié)點信息。
該命令將現(xiàn)有卡式坐標系統(tǒng)下節(jié)點的資料列示于窗口中(會打開一個新的窗口),使用者可檢查建立的坐標點是否正確,并可將資料保存為一個文件。
如欲在其它坐標系統(tǒng)下顯示節(jié)點資料,可以先行改變顯示系統(tǒng),例如圓柱坐標系統(tǒng),執(zhí)行命令DSYS,1。
Menu Paths:Utility Menu>List>Nodes

162
NPLOT,KNUM
節(jié)點顯示。
該命令是將現(xiàn)有卡式坐標系統(tǒng)下節(jié)點顯示在圖形窗口中,以供使用者參考及查看模塊的建立。建構模塊的顯示為軟件的重要功能之一,以檢查建立的對象是否正確。
有限元型的建立程中,經(jīng)常會檢查各個對象的正確性及相關位置,包含對象視角、對象號碼等,所以圖形顯示為有限元模型建立過程中不可缺少的步驟。
KNUM=0不顯示號碼,為1顯示同時顯示節(jié)點號
Menu Paths:Utility Menu>plot>nodes
Menu Paths:Utility Menu>plot>Numbering…(選中NODE選項)

163
NROPT, option,--,adptky
指定牛頓拉夫遜法求解的選項
OPTION: AUTO:程序選擇
FULL:完全牛頓拉夫遜法
MODI:修正的牛頓拉夫遜法
INIT:使用初始剛陣
UNSYM:完全牛頓拉夫遜法,且允許非對稱剛陣
ADPTKY:ON: 使用自適應下降因子 OFF:不使用自適應下降因子

164
NSCALE, INC, NODE1, NODE2, NINC, RX, RY, RZ
對節(jié)點進行一定比例的縮放.
INC:每縮放一次,節(jié)點編號的增量.如果INC=0,節(jié)點將重新定義在被縮放的位置. NODE1, NODE2,
NINC:按增量NINC(默認為1)
從NODE1到NODE2(默認為NODE1)指定要進行縮放節(jié)點的范圍.其中NODE1也可以為P,ALL或元件名.
RX, RY, RZ:縮放因子,他是相對于激活座標系的原點.如果|ratio|>1.0,將被放大;
如果|ratio|<1.0,將被縮小.默認為1.0

165
NSEL,Type,Item,Comp,VMIN,VMAX,VINC,KABS
完成有限元模型節(jié)點、元素建立后,選擇對象非常重要,正常情況下在ANSYS中所建立的任何對象(節(jié)點、元素),皆為有效(Active)對象,只有是Active對象才能對其進行操作,為配合建模簡化命令,可適時選取某些對象為Active對象,再對其進行操作。
Type:選擇方式。
=S 選擇一組節(jié)點為Active節(jié)點
=R 在現(xiàn)有的Active節(jié)點中,重新選取Active節(jié)點
=A 再選擇某些節(jié)點,加入Active節(jié)點中
=U 在現(xiàn)有Active節(jié)點中,排除某些節(jié)點
=ALL 選擇所有節(jié)點為Active節(jié)點
Item:
=NODE 用節(jié)點號碼選取
=LOC 用節(jié)點坐標選取
Comp:
=(無)(Item=NODE)
=X(Y,Z)( 表示節(jié)點X(Y,Z)為準,當Item=LOC)
VIMIN,VMAX,VINC:選取范圍,
Item=NODE其范圍為節(jié)點號碼,Item=LOC范圍為Comp坐標的范圍。 Kabs:
=“0” 使用正負號
=“1”僅用絕對值

166
nsla, type, nkey
選擇與選中面相關的節(jié)點
type:s 選一套新節(jié)點
r 從已選節(jié)點中再選
a 附加一部分節(jié)點到已選節(jié)點
u 從已選節(jié)點中去除一部分
nkey: 0 僅選面內的節(jié)點 1 選所有和面相聯(lián)系的節(jié)點(如面內線,關鍵點處的節(jié)點)

167
NSLL,type, nkey選擇與所選線相聯(lián)系的節(jié)點

168
nsol, nvar, node, item, comp,name
在時間歷程后處理器中定義節(jié)點變量的序號nvar:變量號(從2到nv(根據(jù)numvar定義))
node: 節(jié)點號
item comp
u x, y,z
rot x, y,z
u ESOL, NVAR, ELEM, NODE, ITEM, COMP, NAME 將結果存入變量
NVAR: 變量號,2以上
ELEM: 單元號
NODE: 該單元的節(jié)點號,決定存儲該單元的哪個量,如果空,則給出平均值
ITEM:
COMP:
NAME: 8字符的變量名, 缺省為ITEM加COMP
u rforce, nvar, node, item, comp, name 指定待存儲的節(jié)點力數(shù)據(jù)
nvar: 變量號
node: 節(jié)點號
item comp
F x, y.z
M x, y,z
name: 給此變量一個名稱,8個字符

169
nsubst, nsbstp, nsbmx, nsbmn, carry
指定此荷載步的子步數(shù)
nsbstp: 此荷載步的子步數(shù)
如果自動時間步長使用autots,則此數(shù)定義第一子步的長度;如果solcontrol打開,且 3D面-面接觸單元使用,則缺省為1-20步;
如果solcontrol打開,并無3D接觸單元,則缺省為1子步;如果solcontrol關閉,則
缺省為以前指定值;如以前未指定,則缺省為1)
nsbmx, nsbmn:最多,最少子步數(shù)(如果自動時間步長打開)

170
Nummrg,label,toler, Gtoler,action,switch
合并相同位置的item
label: 要合并的項目
node: 節(jié)點, Elem,單元,kp: 關鍵點(也合并線,面及點)
mat: 材料,type: 單元類型,Real: 實常數(shù)
cp:耦合項,CE:約束項,CE: 約束方程,All:所有項
toler: 公差
Gtoler:實體公差
Action: sele 僅選擇不合并
空 合并
switch: 較低號還是較高號被保留(low, high)
注意:可以先選擇一部分項目,再執(zhí)行合并。如果多次發(fā)生合并命令,一定要先合并
節(jié)點,再合并關鍵點。
合并節(jié)點后,實體荷載不能轉化到單元,此時可合并關鍵點解決問題。

171
numstr, label, value設置以下項目編號的開始
node,elem,kp,line,area,volu

172
outrp,item,freq,cname
!控制分析后的結果是否顯示于輸出窗口中。Item為欲選擇結果的內容(item=all為所有結果,nsol為節(jié)點自由度結果,basic系統(tǒng)默認);
freq為負載的次數(shù),freq=all為最后負載。

173
outres, item, freq, cname
規(guī)定寫入數(shù)據(jù)庫的求解信息
item: all 所有求解項
basic 只寫nsol, rsol, nload, strs
nsol 節(jié)點自由度
rsol 節(jié)點作用荷載
nload 節(jié)點荷載和輸入的應變荷載(?)
strs 節(jié)點應力
freq: 如果為n,則每n步(包括最后一步)寫入一次
none: 則在此荷載步中不寫次項
all: 每一步都寫 last: 只寫最后一步(靜力或瞬態(tài)時為缺省)

174
PARRES, Lab, Fname, Ext,--從文件里面讀參數(shù),與PARSAV對應.
Lab:
NEW -- :用這些參數(shù)代替當前的參數(shù)
CHANGE -- :用這些參數(shù)擴展當前的參數(shù),代替任意已經(jīng)存在的
Fname:文件名和路徑
Ext:擴展名

175
PARSAV,ALL,PAR,TXT
!PARSAV命令是儲存ANSYS的參數(shù),ALL代表所有參數(shù),PAR是文件名,TXT是擴展名

176
/Pbc,item,--,key,min,max,abs
在顯示屏上顯示符號及數(shù)值
item: u, 所加的位移約束
rot, 所加的轉角約束
temp 所加的溫度荷載
F 所加的集中力荷載
cp 耦合節(jié)點顯示
ce 所加的約束方程
acel 所加的重力加速度
all 顯示所有的符號及數(shù)值
key : 0 不顯示符號
1 顯示符號
2 顯示符號及數(shù)值 [以上只列出了一些常用的item,詳細的可參考幫助文檔]

177
PCIRC,RAD1,RAD2,THETA1,THETA2
以工作平面的坐標為基準,建立平面圓面。
RAD1,RAD2為內外圓半徑,THETA1,THETA2為圓面的角度范圍。系統(tǒng)默認為360度,并以90度自行分段。
Menu paths:Main Menu>Preprocessor>Create>By Dimensions

178
pldisp, kund
顯示變形的結構
kund:0僅顯示變形后的結構
1 顯示變形前和變形后的結構
2 顯示變形結構和未變形結構的邊緣 GUI:Main Menu>General Postprocessor>Plot Results>Deformed Shape

179
plesol,item,comp
!圖表元素的解答。以輪廓線方式表達,故會有不連續(xù)的狀態(tài),通常2-D及3-D元素才適用。Item為欲查看何種解答。
Item comp
S x,y,z,xy,yz,xz應力 S 1,2,3 主應力
S eqv,int 等效應力 F x,y,z 結構力
M x,y,z 結構力矩

180
pletab,itlab,avglab
!圖標已定義的元素結果表格資料,圖形的水平軸為元素號碼,垂直軸為itlab值。Itlab為前面所定義的表格字段名稱;avglab=noav不平均共同節(jié)點的值,avglab=avg平均共同節(jié)點的值。

181
PLLS, LABI, LABJ, FACT, KUND
沿線單元長度方向繪單元表數(shù)據(jù)
LABI:節(jié)點I的單元表列名
LABJ:節(jié)點J的單元表列名
FACT: 顯示比例,缺省為1
kund: 0 不顯示未變形的結構,1 變形和未變形重疊,2 變形輪廓和未變形邊緣

182
plnsol, item, comp, kund, fact
畫節(jié)點結果為連續(xù)的輪廓線
item: 項目(見下表)
comp: 分量
kund: 0 不顯示未變形的結構
1 變形和未變形重疊
2 變形輪廓和未變形邊緣
fact: 對于接觸的2D顯示的比例系數(shù),缺省為1
item comp discription
u x,y,z,sum 位移
rot x,y,z,sum 轉角
s x,y,z,xy,yz,xz 應力分量
1,2,3 主應力
Int,eqv 應力intensity,等效應力
epeo x,y,z,xy,yz,xz 總位移分量
1,2,3 主應變
Int,eqv 應變intensity,等效應變
epel x,y,z,xy,yz,xz 彈性應變分量
1,2,3 彈性主應變
Int,eqv 彈性intensity,彈性等效應變 eppl x,y,z,xy,yz,xz 塑性應變分量

183
/plopts,vers,0不在屏幕上顯示ansys標記

184
plvar, nvar, nvar2, ……,nvar10畫出要顯示的變量(作為縱坐標)

185
/PMACRO指定宏的內容被寫入到ANSYS的會話LOG文件中.

186
/pnum,label,key
在有限元模塊圖形中顯示號碼。
Label=欲顯示對象的名稱,node節(jié)點,elem元素,kp點,line線,area面積,volu體積;key=0為不顯示號碼(系統(tǒng)默認),=1為顯示號碼。

187
pred,sskey, --,lskey…..
在非線性分析中是否打開預測器
sskey: off 不作預測(當有旋轉自由度時或使用solid65時缺省為off)
on 第一個子步后作預測(除非有旋轉自由度時或使用solid65時缺省為on) -- : 未使用變量區(qū)
lskey: off 跨越荷載步時不作預測(缺省)
on 跨越荷載步時作預測(此時sskey必須同時on)
注意:此命令的缺省值假定solcontrol為on

188
PRETAB, LAB1, LAB2, ……LAB9
沿線單元長度方向繪單元表數(shù)據(jù)
LABn :
空: 所有ETABLE命令指定的列名列名: 任何ETABLE命令指定的列名

189
PRNSOL, item, comp
打印選中節(jié)點結果
item: 項目(見下表)
comp: 分量
item comp discription
u x,y,z,sum 位移
rot x,y,z,sum 轉角
s x,y,z,xy,yz,xz 應力分量
1,2,3 主應力
Int,eqv 應力intensity,等效應力
epeo x,y,z,xy,yz,xz 總位移分量
1,2,3 主應變
Int,eqv 應變intensity,等效應變
epel x,y,z,xy,yz,xz 彈性應變分量
1,2,3 彈性主應變
Int,eqv 彈性intensity,彈性等效應變 eppl x,y,z,xy,yz,xz 塑性應變分量

190
PRSSOL, ITEM, COMP 打印BEAM188、BEAM189
截面結果
說明:只有剛計算完還未退出ANSYS時可用,重新進入ANSYS時不可用
item comp 截面數(shù)據(jù)及分量標志
S COMP X,XZ,YZ應力分量
PRIN S1,S2,S3主應力SINT應力強度,SEQV等效應力
EPTO COMP 總應變
PRIN 總主應變,應變強度,等效應變
EPPL COMP 塑性應變分量 PRIN 主塑性應變,塑性應變強度,等效塑性應變

191
prvar, nvar1, ……,nvar6列出要顯示的變量

192
/PSEARCH,Pname
為用戶自定義的宏文件指定一個搜索目錄.
Pname:將要搜索的中間目錄路徑名,長度不超過64個字符,最后必須是一個分界符.缺省時就是用戶的根目錄.

193
PSTRES
使用功能:指定是否要包含預應力效應
使用格式:PSTRES,Key
其中Lkey為預應力效應選項,若為OFF,不計算包含與應力效應(默認設置),若為ON,包含與應力效應;
使用提示:
指定是否要計算預應力效應,對于包含靜態(tài)和瞬態(tài)分析的穩(wěn)定性分析,模態(tài)分析諧分析、瞬態(tài)分析或子結構分析來說,要計算預應力效應。
如果在SOLUTION中使用,則這個命令僅適宜在第一個載荷步中使用。

194
R,NSET,R1,R2,R3,R4,R5,R6
定義”實常數(shù)”,即某一單元的補充幾何特征,如梁單元的面積,殼單元的厚度。所帶的的參數(shù)必須與單元表的順序一致。
Menu paths:Main Menu>Preprocessor>Real Constants

195
REAL, nset
指定單元實常數(shù)指針。
nset--指定該值為后邊定義單元的實常數(shù)值(缺省值為1)。 REAL, NSET聲明使用哪一組定義了的實常數(shù),與R命令相對應。

196
RECTNG,X1,X2,Y1,Y2
建立一長方形面,以兩個對頂?shù)狞c的坐標為參數(shù)即可。X1,X2為X方向的最小及最大值,Y1,Y2為Y方向的最小及最大值。
Menu paths:Main Menu>Preprocessor>Create>Rectangle>By Dimensions

197
*REPEAT
最簡單的循環(huán)命令,即按指定的循環(huán)次數(shù)執(zhí)行上一條命令,而命令中的參數(shù)可以按固定的增量遞增.
*REPEAT的用法為:
NTOT, VINC1, VINC2, VINC3, VINC4, VINC5, VINC6, VINC7, VINC8, VINC9, VINC10, VINC11
NTOT表示當前命令被執(zhí)行的次數(shù)(包括最初的一次)
VINC11~VINC11每執(zhí)行一次第二個節(jié)點號加1.
注意:
大多數(shù)以斜線(/)或星號(*)開頭的命令,以及擴展名不是.mac的宏,都不可以重復調用.
但是,以斜線(/)開頭的圖形命令可以重復調用.
同時,要避免對交互式命令使用*REPEAT命令,諸如那些需要拾取或需要用戶響應的命令。

198
rforce, nvar, node, item, comp, name
指定待存儲的節(jié)點力數(shù)據(jù)
nvar: 變量號
node: 節(jié)點號
item comp
F x, y.z
M x, y,z
name: 給此變量一個名稱,8個字符
u add, ir, ia,ib,ic,name,--,--,facta, factb, factc
將ia,ib,ic變量相加賦給ir變量 ir, ia,ib,ic:變量號 name: 變量的名稱

199
Rpoly,nsides,lside,majrad,minrad
!建立一個以工作面中心點為基準的正多邊形面積。邊數(shù)為nsides,大小可由邊長lside,或外接圓半徑majard,或內切圓minrad。

200
RPR4, NSIDES, XCENTER, YCENTER, RADIUS, THETA, DEPTH
在工作平面上生成一個規(guī)則多邊形面或棱柱體.
NSIDES:多邊形面的邊數(shù)或棱柱體的面數(shù),必須大于或等于3.
XCENTER, YCENTER:多邊形面或棱柱體中心在工作平面上X和Y方向的座標值. RADIUS:從多邊形面或棱柱體中心到其頂點的距離(主半徑).
THETA:從工作平面X軸到多邊形面或棱柱體頂點生成第一個關鍵點的角度,單位為度。常用于確定多邊形面或棱柱體的方向,默認值為0.
DEPTH :離工作平面的垂直距離即棱柱高度,平行于Z軸.
如果DEPTH =0(默認值),在工作平面內生成一個多邊形.

文章綜合于網(wǎng)絡,如有侵權請聯(lián)系刪除!
相關標簽搜索:ANSYS 經(jīng)典 常用命令大全(四) Ansys有限元培訓 Ansys workbench培訓 ansys視頻教程 ansys workbench教程 ansys APDL經(jīng)典教程 ansys資料下載 ansys技術咨詢 ansys基礎知識 ansys代做 Fluent、CFX流體分析 HFSS電磁分析 Abaqus培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