Dynaform:汽車覆蓋件沖壓成形的多因素耦合數(shù)值模擬研究
2017-01-04 by:CAE仿真在線 來源:互聯(lián)網(wǎng)
摘要:使用UG三維CAD軟件對汽車覆蓋件零件進行三維建模,并轉換到DYNAFORM中建立了零件的有限元模型;通過模擬計算分析,討論了拉延筋幾何參數(shù)、坯料尺寸、壓邊力、材料參數(shù)等多種因素對零件成形的影響,解決了模具設計、沖壓工藝和選材問題。關鍵詞:沖壓成形,數(shù)值模擬,拉延筋,壓邊力,材料參數(shù)
1 引言
汽車覆蓋件因為其獨特的特點決定了汽車整車開發(fā)周期,成形模具設計制造依靠設計者的經(jīng)驗和反復試模的傳統(tǒng)設計方法已經(jīng)不能滿足市場發(fā)展的要求了。CAD/CAE/CAM一體化系統(tǒng)已經(jīng)成為國內外汽車公司設計和制造新產品制勝的法寶,這一技術的采用,保守估計,可以使模具設計與制造周期縮短2/5,模具生產成本降低1/3,進而大大降低整車成本,增強市場的競爭力[1]。目前板材成形有限元仿真技術廣泛應用于汽車和鋼鐵工業(yè)等諸多領域,為模具設計、沖壓工藝的制定、沖壓零件的科學選材等起到了積極作用。
本文采用顯式動力有限元軟件DYNAFORM對汽車側圍外板進行有限元分析,對拉延筋幾何參數(shù)、坯料尺寸、沖壓工藝、材料參數(shù)(

2 研究方法
2.1 三維幾何模型及有限元模型建立
在復雜型面的板料沖壓仿真分析過程中,幾何模型建立的工作量占總的模擬過程工作量的很大比例,并且?guī)缀文P徒⒌馁|量直接影響模擬結果的準確度。側圍外板零件尺寸較大,幾何型面非常復雜,多為復雜的空間自由曲面,無法用解析形式表述,只能用參數(shù)曲面來表示。eta/DYNAFORM的前處理功能根本不能滿足建模的需要,所以使用大型三維造型軟件UG進行幾何模型的建立,如圖1所示即為UG建立的幾何模型。在建立幾何模型時,要同時考慮沖壓方向,工藝補充面及壓料面的添加。

圖1 UG建立的零件模型

圖2 模具和板料的有限元模型

圖3 拉延筋位置設置

圖4 拉延筋截面形狀
由于冷軋鋼板都具有明顯的各向異性,根據(jù)Hill各向異性彈塑性模型的屈服準則,選擇DYNAFORM中可以設置各向異性參數(shù)的36號三參數(shù)彈塑性材料模型[2],其等效應力-應變關系[1、2]:

表1 材料性能參數(shù)

由于沖壓過程的影響因素較復雜,筆者重點考慮了拉延筋幾何參數(shù)、坯料尺寸、壓邊力、材料參數(shù)(

表2 拉延筋幾何參數(shù)計算方案

表3 各影響因素的計算方案

3.1 拉延筋幾何參數(shù)對拉延阻力的影響
對于大型復雜形狀零件的沖壓成形,為了保證尺寸、形狀精度及足夠的剛性要求一般采用對毛坯施加適當?shù)母郊永Φ某尚畏椒?以增加板料中的拉應力、控制材料的流動、避免起皺,拉延筋是實現(xiàn)這種要求的有效手段。通過設置拉延筋,①能方便有效地實現(xiàn)對材料流動的控制。②增加進料阻力,使拉深部位的坯料承受足夠的拉應力,提高拉深件的剛度和減少由于回彈而產生的扭曲、松弛、波紋及收縮等缺陷;③靠壓料面和拉延筋來控制各處的壓邊力,可以擴大壓邊力的調節(jié)范圍;④降低對壓料面制造精度的要求。同時,由于拉延筋的存在增加了壓邊圈與凹模壓料面間的間隙,使壓料面的磨損減少,從而提高了它的使用壽命。通過模擬分析,找出各參數(shù)與拉延阻力之間的關系,各參數(shù)對拉延阻力的影響見圖5,從圖中可以看出隨著筋高h的增大,拉延阻力增大,隨著筋寬b的增大,拉延抗力減小。拉延筋各幾何參數(shù)中對拉延阻力影響最大的是圓角R2,然后依次是圓角R1,筋高h,筋寬b。并且圓角R2對拉延阻力的影響是幾倍甚至十幾倍,所以如果想在大范圍內調整拉延阻力,就可以通過調整圓角R2的大小來實現(xiàn)。筋寬b對拉延阻力的影響最小,并且對拉延阻力的影響不大,如果要在小范圍內調整拉延阻力的大小,可以通過調整這個參數(shù)來實現(xiàn)。


圖5 拉延筋幾何參數(shù)對拉延阻力的影響
3.2 板料毛坯形狀的優(yōu)化及對成形的影響
在覆蓋件成形過程中,坯料的形狀和尺寸對成形影響非常大,合理的毛坯形狀對拉延成形工藝具有重要意義。圖6為板料毛坯優(yōu)化之前的模擬結果,從圖中可以看到,在1、2號部位零件已經(jīng)開裂,此處是局部壓制深度較大的鼓包,材料由于難以得到其他部位材料的補充而容易破裂。解決這一問題的有效辦法就是在坯料的適當部位開工藝切口,使易于破裂的區(qū)域能夠從相鄰的其它部位得到材料補充。3號部位板料多余部分太多,不利于材料流動,必須進行適當?shù)臏p除。

圖6 板料毛坯優(yōu)化之前模擬結果

圖7 優(yōu)化后的板料毛坯

圖8 優(yōu)化板料后的模擬結果
不改變其他工藝參數(shù)以及板料性能參數(shù),分別設置壓邊力為100KN、140KN、180KN、220KN進行數(shù)值模擬,圖9和圖10是壓邊力對板料成形的厚度減薄率、成形力的影響??梢钥闯?隨著壓邊力的增大,板料厚度的減薄率增大。隨著壓邊力的增大,成形力逐漸減小。綜合幾個參數(shù),認為在此工藝參數(shù)條件下,壓邊力為180KN時比較適合成形。

圖9 壓邊力對板料減薄率的影響 圖10 壓邊力對成形力的影響

用上述工藝條件下的拉延筋方式,壓邊力為180KN,改變材料性能參數(shù)


圖10 r對板厚度減薄率的影響

圖11 材料性能參數(shù)

值對成形的影響
應用ASAME應變測試分析系統(tǒng)對該零件進行實際測試,將有限元分析結果與實際測試結果進行比較,以檢驗仿真計算的準確性,結果見表3。實際沖壓零件在2號部位的應變分布圖見圖7,仿真計算的應變分布圖見圖8。結果表明,仿真計算結果與實際應變測試結果相符,兩者吻合的較好,說明仿真分析過程中的建模、有限元前處理以及邊界條件、工藝參數(shù)的確定是合適的。

4 結論
(1)拉延筋幾何參數(shù)中的圓角R2對拉延阻力影響最大,拉延筋寬度對拉延阻力影響最小。本文設計的等效拉延筋阻力可以較好地控制材料的流動,并且選擇壓邊力為180KN能夠順利成形。
(2)通過模擬計算,確定了比較合適的板料毛坯形狀尺寸,在原始板料上切兩個工藝缺口更有利于零件成形。
(3)根據(jù)計算結果,滿足零件順利成形的最佳材料性能參數(shù)為:n≥0.25, r≥2.15。
[參考文獻]
[1] 徐丙坤,施法中,陳中奎,板料沖壓成形數(shù)值模擬中的幾個關鍵問題[J].塑性工程學報,2001,8(2):32-35
[2] 鐘志華,李光耀.薄板沖壓成型過程的計算機仿真與應用.北京: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,1998.3-20.
[2] LS-DYNA Keyword user’s Manual. Nonlinear Dynamic Analysis of Structures[Z]. Livermore Software Technology Corporation, USA,1999.
開放分享:優(yōu)質有限元技術文章,助你自學成才
相關標簽搜索:Dynaform:汽車覆蓋件沖壓成形的多因素耦合數(shù)值模擬研究 Dynaform鈑金分析培訓 Dynaform汽車模具仿真分析培訓 Dynaform技術教程 Dynaform資料下載 Dynaform分析理論 Dynaform軟件下載 Fluent、CFX流體分析 HFSS電磁分析 Ansys培訓 Abaqus培訓 Autoform培訓 有限元培訓
編輯